订阅
拉卡拉加盟 文\守一 一场发布会,把郑州某社区的书记刘红英频繁推上了热搜。 引发网友不满的,是她现场很动情的一段讲述,大概是说她忙于社区防疫,没能好好陪女儿过一个18岁生日,遗憾自己“缺席了她的这重要的仪式”。 如果放在日常语境下,这是可以让人共情的遗憾。为人父母者,谁不想见证自己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呢? 可惜这段动情讲述,讲错了时间,讲错了场合。 就在郑州,刚刚发生过震撼全网的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。而在富士康之外,郑州很多市民也身陷疫情防控的困境中颇有怨言。遭到中央政府点名批评之后,郑州官方道歉,并且承诺改进疫情防控。 在郑州之外,网友们还刚刚目睹过更多疫情之下的悲剧。有3岁的孩子没有及时等到救护车,永远不再有成年的那一天。有女儿目睹母亲坠楼,哭求及时打开阻拦她下楼的大门…… 这些悲剧从物理空间上看离刘红英书记和郑州很远,可是给网友们造成的情感冲击很近。在这么多浓郁的难以化解的悲伤甚至愤怒面前,刘书记感伤于无法参加女儿的成人礼,确实太过违和。 更何况这是发布会,不是表彰大会。人们希望看到的是,针对现实的种种问题,有没有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。在问题清单远未解决干净的时候,整出这样一个“感动社区”的故事,大家怎么可能入戏,怎么可能不表达愤怒? 不否认,刘红英也许是一个很称职的社区书记,她所在群的志愿者或者她朋友圈上的赞美,也未必全是拍马屁,很多可能是真心赞美。疫情持续三年,很多基层的防疫人员是很辛苦,“缺席女儿成人礼”甚至都不算新闻。这次她所遭的骂,很大程度其实和她本人无关。 她只是一个在错误的时间、错误的地点走上了前台的“小人物”。 设想一下,如果防疫做得很好,大家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了很好的保障,那刘红英现在的动情讲述,一定很能得到大家的共鸣。对于基层防疫人员的辛苦,其实很多人是理解和尊重的。 问题在于,现在的防疫形势下,动辄存在的一刀切和层层加码,已经让人不堪其扰。大家担心的是,基层防疫人员越努力、越辛苦,大家的感受就是越无奈、越辛酸。 而从刘红英现场不断看文本的表现来看,这绝非是一场临时发挥,而是经过事先准备、得到上级首肯的发言。不难推测,在疫情发布会这样一个重要场合,推出一个优秀的基层防疫代表,来讲述动人故事的初衷——用防疫人员的辛苦来争取理解,争取对防疫措施的认同。 只不过在打这张情感牌的时候,郑州方面没有意识到,自己把自己放到了民众感受的对立面。 因为如果要讲情感,那就不该只看到防疫人员的辛苦,更多普通人的悲伤远比“缺席女儿成人礼”更沉重。可是在发布会或者官方主导的舆论场里,能够被看见的只有防疫人员的动情诉苦,普通人的悲伤只能在时常会消失的帖文中流传。 当更大的悲伤不能被照见,社区书记的这点小伤痛,也就成了让人讥笑的“青春疼痛文学”,哪怕她本人的感受是真切的。 客观而言,一个很辛苦的基层防疫人员,要承受这么多骂,其实是有一些无辜的。可是身处防疫大局之中,她享受了来自系统的表彰,承受来自坊间的骂声,似乎也就无处喊冤。 吐槽和骂她个人,终究是没什么意义的。这些网络情绪背后可以提炼的理性表达,还是希望防疫不要动辄沉浸于自我感动,如果真是为了居民的安全和幸福,至少要听一听居民的诉求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