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“种再生稻划得来”

2022-08-29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6月6日上午,骤雨初歇。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石河村,种粮大户李开勇来到田间察看禾苗长势。今年,他在石河......
7010电影网免费看大片 https://www.7010.xyz

  6月6日上午,骤雨初歇。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石河村,种粮大户李开勇来到田间察看禾苗长势。

  今年,他在石河村种植再生稻2500多亩。

  李开勇是苏仙区五里牌镇大头垅村人。他16岁初中毕业后,就跟父亲学习种粮。“以前,种植双季稻,七八月份搞双抢,累得喘不过气来。”李开勇说。

  后来,李开勇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,实行机械化、规模化、科学化种田。人没有先前那么累了,经济效益还有所提高。今年,李开勇在苏仙区、永兴县等地流转土地3000余亩种植水稻,预计毛收入达400余万元。

  “你是大头垅村人,为何会来到石河村种再生稻?”记者问。

  “飞天山镇是远近闻名的‘草皮镇’,以前全镇近七成村民靠种植草皮发家。2020年,该镇退草还耕,但当地村民种粮积极性不高。”李开勇说,“为向村民证明规模化种再生稻的好处,我来到了石河村。”

  李开勇介绍,再生稻种一茬收两回,头季水稻收割后,利用稻桩重新发苗、长穗,再收一季,其米质好、营养丰富。

  “种再生稻划得来!”李开勇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“再生稻虽然平均亩产比双季稻低,只有700公斤左右,但生长周期比双季稻短,收割后还可种油菜。再生稻省工省成本,每亩比种双季稻可增收200元以上。”

  在李开勇带动下,张忠扬等种粮大户也加入再生稻种植行列。据悉,飞天山镇退草还耕工作进展顺利,目前,全镇已完成退草还耕2.7万余亩。

(文章来源:湖南日报)

文章来源:湖南日报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砀山百科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砀山百科网 X1.0